奥苏贝尔是美国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对我们来说,有意义学习是他最著名的研究。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来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其中有意义学习有三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二是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三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相对应适当知识,以便与新材料发生联系。但是我们在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学习原则和策略,今天我们就详细来学习一下组织原则和策略的内容。
组织学习原则有三方面内容:
1.逐渐分化原则,这一类原则适合下位学习(这个概念比较熟悉,即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学习。所以逐渐分化原则就是先学大概念),就是先传授最一般的、概括性比较强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或原理。比如先讲动物的概念,再讲哺乳动物的概念。
2.整合协作原则(又名综合贯通原则):这一原则适合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教师在运用演绎法逐渐分化出新的知识的时候,及时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贯通,及时明白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使新旧知识协调。
3.序列巩固原则:主要针对并列组合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先易后难的进行安排。
为了有效贯彻这三个原则,奥苏贝尔提出了具体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引导性材料,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1.陈述性组织者是指,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在生物课上学习脊椎动物时,教师说:“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将讨论脊椎动物。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有一个背骨(脊椎)。我们将说到五种类型的脊椎动物,它们是哺乳动物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而且我们将分析这些动物之间彼此有何不同。例如,它们是热血的还是冷血的,它们是否长有头发、鳞或羽毛以及它们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
2.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比如在生理学课上,教师说:“人类的循环系统类似于包裹的传送系统。红血球的工作像卡车,将必要的物质从中心分配站传送到全身各部位。动脉和静脉就像道路,连接着可以抵达各个传送点的路线。心脏就像仓库或中心站,卡车从这里装载物质并出发,空车返回后仍旧在这里重新装载物质。”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