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形式:名词解释
1.极点
运动中出现的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下去的暂时现象。
2.第二次呼吸
在运动过程中,当“极点”出现以后,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下去,同时加深呼吸,调整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新感到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的现象。
3.超量恢复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4.重力性休克
当运动者突然终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5.运动处方
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6.运动密度
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又称练习密度。
7.运动负荷
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8.体循环
又称“大循环”,起点为左心室,富含营养物质和氧的动脉血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带回血液,此时血液变为静脉血,再通过各级静脉分支,最后经由上、下腔静脉及心脏冠状窦返回右心房。
9.肺循环
又称“小循环”,体循环回流的静脉血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此时血液又变为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各级属支汇合成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10.运动成绩
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11.同质分组
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上大致相同。
12.异质分组
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学生在体能和运动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
13.田赛
是指以高度和远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比赛项目。
14.径赛
是指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比赛项目,或在一定时间内走完、跑完多少距离的比赛项目。
15.体育与健康课程
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16.重复训练法
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17.间歇训练法
是指对多次练习时间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8.变换训练法
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19.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即kg/m2,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4.9kg/m2为正常范围;≥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
20.运动兴趣
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