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中学资料 >

第三模块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二章文学理论答案解析

2024-02-18 09:29:50
中师华图
分享:

第二章 文学理论

1.【答案】D

【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故本题选 D。

2.【答案】D

【解析】“辞”是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如《归去来兮辞》。

故本题选 D。

3.【答案】C

【解析】A 项,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B 项,我国古诗按形式可分为四言诗、骚体诗(杂言)、五言、七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等。

D项,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中的其他物体和现象。故本题选 C。

4.【答案】B

【解析】A 项,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描写。B 项,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C 项,主观描写,作者用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描绘人物或事象的笔法。这种人物或事象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D 项,客观描写,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而不带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它大多用于说明性文字中。故本题选 B。

5.【答案】A

【解析】A 项,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因此二者是不同概念。故本题选 A。

6.【答案】B

【解析】移情说最早是由德国费舍尔父子(1847~1933)提出的。移情说是因“移情”概念而得名的美学理论。“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舍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故本题选 B。

7.【答案】B

【解析】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 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这个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A 项,约为 0.56;B 项,约为 0.62;C 项,约为 0.71,;D 项,约为 0.83。故本题选 B。

8.【答案】A

【解析】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因此,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故本题选 A。

9.【答案】D

【解析】净化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净化一语,最早见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我们认为,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故本题选 D。

10.【答案】C

【解析】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三个层次。故本题选 C。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第三模块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
第二章文学理论答案解析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